发财梦人人都有,能否实现看能力,也看机遇。如果想一夜暴富,除了中彩票、继承遗产之类的传统项目,有些人可能会走点歪路。
Dean和Joe曾是关系不错的同学,毕业之后混得都不怎么样。再次见面两人一拍即合,想要干一票大的,炒黄金!
凭借高中富二代同学的人际关系,激情演讲,结果却被人鄙视得体无完肤,招商失败。
不过这些公子哥并非没有“心”的狠角色,而是拿出10万美元精神损失费。一边作为挖苦昔日同学的道歉金,一边作为炒黄金的入股基金。
至此,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《亿万少年俱乐部》有了启动资金,开始了疯狂之旅。
可惜,这并不是一部励志鸡汤影片,而是剧情传记片。
雄心壮志拿着10万美金,说干就干,效果却是赔了5万!
换个乐观的角度来看:赔了一半,还剩下一半。
这便是Joe鬼马的地方,把仅剩的5万美元说成利润,吸引更多富二代入股。
电影中的此处设定让人物马上立体起来。
一方面,郁郁不得志的Joe并非他自己想象的那么怀才不遇,的确投资眼光欠佳。但是他有理想有抱负,而且脑筋灵活,知道变通。
当一个失败者有了小聪明,为将来的悲剧走向埋下伏笔。
对于富二代投资者的描述也非常有趣,到底是多蠢,才会随随便便相信50%利润率。
片中对该群体的描述比较符合大众的固有印象,渴望有一番作为,向家族展示自己的能力。实际上却是不具备经验,啃老倒是一把好手。
所以他们做着与Joe和Dean一样“一夜暴富”的美梦,不觉得被欺骗,也懒得去深究。
当越来越多高富帅被忽悠进来,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,这群少年就能从此走向星光大道吗?
怎么可能!
别忘了,投资公司拆东墙补西墙地拉人头,本质上就是一场庞氏骗局。
原本的黄金投资不断亏损,通过一些上不了台面的生意周转资金,当现状无法满足yu望,跑偏是早晚的事。
当一切太过顺利,便容易掉以轻心。
原以为“天衣无缝”的计划震住了一个富一代,结果是小骗子遇上了老骗子。
智商比不过,年轻人贵在体能好,于是骗财变成了索命。
等到第二次闹出人命,事情早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。
结局的翻车属于意料之中,兄弟反目,一人背锅,女朋友果断分手。一夜暴富,梦醒!
影片元素丰富,穿插了不少很现实的道理。
比如包装与虚荣。
把一个空壳公司假扮成高大上的俱乐部,从产品到理念,通过包装来吸引或者说骗取投资者的信任。而不差钱的投资者们,或多或少因为攀比的虚荣心,而甘之如饴。
关于口碑与利润。
片中关于如何拉人入伙有短暂的镜头描述,口口相传成了最好的广而告之。然而所谓口碑是建立在利润的基础上,浮躁的心态和廉价的信任,戳中痛点。
其实,这是一场非典型的庞氏骗局。组织者无意卷款跑路,更注重贪图享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。
自认为有能力的傲慢,无所不能的嚣张,让10万到亿万美元的迅速膨胀,注定是个泡影。
《亿万少年俱乐部》被称作少年版《华尔街之狼》,可惜对于迅速积累财富的具体步骤介绍并不详细。在完成度上,也比不过同为金融类电影的《大空头》。
整体来讲娱乐性不错,内容丰富。一群青春俊男中间,艾玛.罗伯茨充当“花瓶”。
港版译名很是可爱,叫《华尔街狼群》。嗷呜~~
Powered by 梦土论坛7.11.3
©2015 - 2022 梦土论坛
您的IP:3.235.24.113,2022-05-19 16:29:27,Processed in 0.01871 second(s).